遺產保護已不再是文物工作者的“獨角戲”,而是逐漸為大眾所廣泛參與。從風景名勝到生活場景,從技藝傳承到沉浸體驗,文化和自然遺產正以各種創新方式融入現代社會,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雙重引擎
文化和自然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歷史記憶與價值追求,維系著中華文明數千年以來的賡續與綿延,是中華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基石。6月14日是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將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線下線上活動。
如今,遺產保護已不再是文物工作者的“獨角戲”,而是逐漸為大眾所廣泛參與。從風景名勝到生活場景,從技藝傳承到沉浸體驗,文化和自然遺產正以各種創新方式融入現代社會,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雙重引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而言,文化和自然遺產不只是風景名勝,也是書寫在大地山河里的“歷史檔案”和“文明簡史”。總體來看,讓這些珍貴的遺產真正“活”起來,至少應包括三重內涵:一是文物本體要“活”,融入時代精神,獲得新的內蘊與意涵。二是與大眾的連接要“活”,走進現代生活,創造新的功能與價值。三是轉化利用方式要“活”,要轉換思維,創新策劃,數智賦能,形成新的運營模式與持續動能。可以說,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正在旅游發展中被不斷地探索與創新。
遺產旅游是以文化和自然遺產為核心吸引物而展開的旅游活動。其中,文化是靈魂,遺產是核心,旅游是活化與傳播方式。人們在旅途中欣賞遺產景觀,學習傳統知識,體悟文化精髓。旅游將遺產與現代生活聯結起來,讓遺產獲得新的滋養與能量。
旅游激發了遺產活化需求。隨著人們文化自信的增強和傳統文化的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進行游覽,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旅游為文化遺產帶來了巨大的流量,產生了強勁的活化需求。可以說,正是因為大量游客的到訪,才使得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產得以充分展示。
旅游創新了遺產活化場景。旅游不僅是一種休閑方式、生活方式,更是一種學習方式。旅游功能的多樣性和市場的細分性,促進了遺產活化形式的創造性與豐富性。旅游在適應需求以及與科技的不斷融合中,催生了更多生動鮮活的體驗場景,讓文物從靜態展示轉向沉浸式、故事化敘事,讓冰冷的文物變得可親可感。
旅游增強了遺產活化動能。遺產保護是公共事業,主要依靠財政資金,投入規模有限。旅游活動是市場行為,通過運營獲得收入,實現收益穩定。遺產旅游以遺產為核心吸引物,在運營過程中又反哺遺產保護,為保護提供資金、為傳播創造渠道,讓遺產活化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獲得了持續動能。
文化和自然遺產無疑是旅游資源中的“香餑餑”,但絕不應該被視為“搖錢樹”。當前,一些地方在發展遺產旅游過程中,仍存在著拆“真遺址”、建“假古董”,將非遺傳承變成“作秀表演”或“營銷噱頭”等問題,讓遺產活化的形式變得淺薄化、粗俗化、媚俗化,失去了遺產旅游應有的本真性和文化性。同時,部分遺產活化的價值、效益也未得到充分彰顯。因此,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時代背景下,以旅為媒推動遺產高質量活化,需要關注如下幾點:
一是堅持守正創新。遺產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保護是首要任務。在激發遺產旅游潛能的同時,應堅守保護底線,杜絕對遺產進行隨意的“改頭換面”。同時,要秉持禮敬和嚴謹的態度,深入挖掘和提煉遺產所蘊含的文化內核,并結合時代精神、價值理念和文旅消費特征,創新現代解讀和價值闡釋,與時代關鍵議題建立有機連接,如“天人合一”觀念與現代生態文明間的天然契合性、“共享太平之福”傳統和平觀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在聯系性。
二是延展價值鏈條。文化和自然遺產中蘊含著歷史、文化、經濟、社會和審美等多重價值。旅游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新思維與策略,推動從前端的深度研究、創意策劃,到中端的場景營造、產品研發、線路設計,再到后端的文創衍生、IP授權以及百業融合,不斷延展遺產活化的價值鏈條,讓遺產旅游目的地不只是一個孤立的景區,而是一個多方利益主體共同創造與分享價值的生態體系。例如,大型文旅演藝《印象大紅袍》不僅將武夷山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品牌提升到新的高度,也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茶產業和文創業態快速發展。
三是拓寬產品矩陣。隨著數智技術的不斷進步,遺產旅游正突破傳統觀覽模式,向品質化、智能化、個性化方向發展。未來,各地需要推動遺產與“吃、住、行、游、購、娛、養、學”等要素實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深度融合,根據游客的興趣、年齡、文化背景等因素,提供深度游、研學游、親子游、虛擬游等多樣化產品。同時,更需要注重社群參與和情感連接,讓游客從消費者轉變成參與者與共創者,構建起更加豐富、更具黏性、更可持續的文旅產品矩陣。
四是提升國際影響力。文旅活動是擴大文化影響力和增強文化認同的重要渠道,特別是入境旅游可以為國際游客提供直接參與和沉浸體驗的機會。我國是文化和自然遺產大國,但還不是國際旅游強國。2024年,我國接待外國入境游客2694萬人次,相比同年法國入境游客數量的8940萬人次、西班牙的8370萬人次和美國的7930萬人次,還有較大差距。未來,钱柜777·(中国区)官方网站還需大力創新面向國際市場的遺產類旅游產品和宣傳推廣活動,加速發展入境旅游,不斷提升我國自然和文化遺產的知名度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