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酒店生意還不錯,是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旅游市場亮點之一。雖然只有3天時間,但從各OTA的數據來看,不少區域的酒店依然迎來了客流高峰,尤其是推出包含住宿、玩樂及餐飲等體驗套餐的酒店。“但是,反觀近期發布的酒店集團第一季度財報,多數出現業績承壓狀態。”有業者疑惑,紅火的市場表現背后,第一季度各酒店集團到底有沒有賺到錢?
有難點也有亮點
對于上述問題,答案是肯定的。無論從錦江酒店、華住、首旅酒店、亞朵這4家國內酒店集團的營收表現,還是從萬豪國際、希爾頓、洲際、雅高這幾家國際聯號公布的經營數據來看,今年第一季度均處于盈利狀態,就算有增速下降的情況出現,但這些集團依然保有一定數額的凈利潤。
國內酒店集團部分,第一季度華住以53.95億元的營收和8.94億元的凈利潤穩居首位,值得關注的是,其增長引擎已從此前直營發力轉向了加盟驅動,這一季度加盟店貢獻了25億元的收入,同比大增21.1%;首旅酒店的營收雖然下降了4.3%,但凈利潤增長18.4%至1.4億元,顯示出良好的利潤管理能力;在4家酒店集團中,規模最小的亞朵,營收實現了近30%的增長,達到了19.1億元;錦江酒店的營收和凈利潤雖然均有所下降,但是高端業務的營收同比增長31.4%。
從幾家國際酒店集團的第一季度財報來看,在營收方面均保持穩健表現。有的酒店集團雖未單獨公布中國市場的具體表現情況,但“亞太等旅游地區高端度假業務表現亮眼”“亞太區數據顯示增長”等結論出現在了他們的財報中。此外,萬豪國際、洲際方面等均表示,這一季度,大中華區新簽約的酒店數顯著增加。這也是對市場信心不減的一個表現。
但是“同比下滑”也是擺在不少酒店集團面前的一個坎。難點主要集中在3項經營核心數據,即平均房價、平均出租率和RevPAR(每間可出租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的整體走勢出現一定比例的下滑。比如,華住中國業務第一季度混合RevPAR為208元,同比下降3.9%;洲際的大中華區RevPAR同比下降3.5%。“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數的影響以及出境休閑旅游持續增長的影響。”洲際酒店集團首席執行官穆安黎的分析說明了一部分原因。
是震蕩還是沒市場
“盡管,第一季度部分酒店集團的3項核心經營數據出現下降,但钱柜777·(中国区)官方网站不能簡單將原因歸結為酒店行業的供需失衡或者供大于求,更不能由此判定經營酒店正在成為一門賠錢的買賣。任何行業在發展中都會出現波動,钱柜777·(中国区)官方网站要理性看到市場中的震蕩現象。”有業者說。
根據國際酒店數據服務機構STR統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國酒店數量達37.03萬家,較2019年年底增長34.21%,但單客房收益同比下滑了1.2%。而從今年第一季度上述幾家酒店集團的財報數據來看,新增酒店數量仍在持續增加,這就意味著有效客房的供應量繼續提升。于是,在看到幾家酒店集團報告期內3項核心經營數據整體下滑后,有業者就直接判定為是因市場需求端的消費力出現不足,或是供大于求所致。
事實真是如此嗎?文化和旅游部的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國內居民出游總花費同比增長18.6%,達到1.8萬億元。其中,農村居民出游花費同比增長近四成。
有機構在國內做過旅游消費意愿方面的調查發現,超半數游客計劃增加旅游支出,僅4.87%的游客計劃縮減。他們消費理念的改變也落在了五一和端午假期的出行中。美團旅行數據顯示,五一假期縣域高端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40%;從飛豬的端午假期數據來看,包含住宿、玩樂、餐飲等項目的國內酒店套餐同比增加約20%。記者從多家酒店集團了解到,這兩個假期中,單日實現滿房的酒店數量同比大幅增加。
“其實,縱觀市場,盈利能力強的企業,其業績增長多數得益于全球多元化的布局抵抗住了市場風險,而快速有效的開拓發展可以為其增加收益體量。”有業者分析,對于酒店行業來說,休閑旅游需求的增加的確能為其帶來可觀的收益,但還有一部分需要商旅市場的加速復蘇來帶動。現在由于潛在的經濟波動,影響了相關企業和商務人士的差旅支出。這一因素是不容忽視的。而且很多酒店集團在持續開店的同時,也在不斷把一些擴張過程中盈利能力差的酒店關掉。這樣的供給調整也會在短時間內讓其經營表現出現波動。
開得多不如開得對
前段時間,有酒店集團觀察到了“國內單身人口已超過2億”這一現象,并推出了悅己套房產品,因為精準滿足單身客群需求,套房周末入住率大幅度提升,用戶平均停留時長增加1.8小時。這家酒店集團還聯合喜馬拉雅推出播客頻道,與單身客人產生更緊密的情感連接,復購率也由此直接提升至34%。
這是酒店集團深耕細分市場的案例之一。根據攜程第一季度旅游消費趨勢調查報告顯示,近一半的消費者愿意支付20%以上的溢價為特色服務買單。這也為酒店集團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帶來了思路——滿足細分市場需求,吸引追求個性化體驗的消費者。眼下,寵物友好酒店、電競酒店、康養酒店成為不少酒店集團涉獵的領域。當然,成本、服務、場景、人才等都是酒店集團在布局細分市場上可能遇到的挑戰,就看最終是否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賽道,真的帶來新的增收點。
記者在比對旅企第一季度財報時發現了一個現象,攜程和同程旅行的住宿業務收入均同比增長23%,而且主要得益于住宿預訂的增長。對此,同程旅行方面表示,隨著非一線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客人在追求高性價比的同時,更加注重品質住宿和優質體驗,由此帶來了對中高端酒店需求的增長。這對酒店集團的布局也提供了思路。
其實,翻看各酒店集團新開酒店的分布圖也可以發現,如今的新增供給主要聚焦在了下沉市場。比如,截至第一季度末,華住待開業酒店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占比達54%。從最近的幾個假期表現來看,小城酒店貢獻的入住率的確讓人咋舌。
記者注意到,今年還將有多個國際新品牌要在國內開出首店,這些國際酒店集團落子時突出了幾個特點,看重位于寶藏旅游目的地的單體高端酒店物業、想方設法成為滿足年輕消費者體驗式需求的生活方式品牌、把火力集中在中高端和高端賽道。在不少業者看來,這正好迎合了借勢本土資源、抓住增量紅利的擴張邏輯。“明白開得多不如開得對的酒店集團管理者,正在不斷調整和摸索激發更多元化消費需求的方法。”有業者認為,在有序調整下,酒店集團的3項經營核心數據有望逐季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