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網紅現象是基于互聯網平臺傳播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雖然新媒體的推動使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從深層次演變邏輯的視角來看,一方面,城市網紅現象既是城市本土文化長期積累后的必然呈現,也是揭示本土文化在新時代不斷傳承與努力創新過程的一個精彩側面;另一方面,城市本土文化的創新程度、力度和深度,對城市網紅現象發展的持續性、多面性和迭代性亦將產生重要影響。
城市網紅現象是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文化現象
所謂城市文化現象,是指城市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一種外部狀態和內在聯系,具有個別、具體、可直接觀察和經驗性等特點。它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人們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的產物。這里所指的網紅現象,是指在網絡平臺上積累了大量粉絲與關注的個人或團體,通過社交媒體展示生活、才藝、觀點等內容,形成的一種新的文化現象。近年來,網紅逐漸由個人或團體向實物、事件、方式等全方位滲透,逐漸演化為一種時尚的城市網紅現象。因此,城市網紅現象可理解為,一個城市因自身某種特質,如實物、事件或居民生活方式等被網民普遍關注,從而瞬間或短期內在線上線下走紅,乃至爆紅,進而吸引人們競相前往打卡的一種特殊的城市文化現象。從柳州的螺螄粉、長沙的茶顏悅色到淄博的燒烤、天水的麻辣燙,從哈爾濱的冰雪到山西的《黑神話:悟空》,以及當前持續火爆的上海武康大樓,無不如此。盡管城市網紅現象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但是不難發現,城市網紅現象既是一座城市在文化發展中帶有自身特征,并具有典型性和標志性作用的事件,又是大眾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和共同情緒綜合驅使下形成并不斷演化的一種泛文化市場消費新氣象,同時還具有互聯網時代主客共享的娛樂消費特征。
在互聯網技術推動下形成的城市網紅現象不僅吸引了大量關注,而且產生了一系列綜合性文旅市場融合消費效應。從文化傳承角度看,城市網紅現象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記憶、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懷,通過互聯網平臺形成特殊的放大效應,使更多人了解和關注到城市的文化底蘊、人文魅力和優秀傳統。從一定程度上講,城市網紅現象是一座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集中展示。
城市網紅現象是文化傳承的集中體現
就文化傳承而言,“傳”是記錄、保護、保存、延長、延續,而“承”則是繼承、發揚,還包括轉化和創新。
在江南地區,上海的城市文化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事實上,在上海城市內部也存在著小尺度區域的文化差異性。如外灘的近代萬國建筑群、豫園的明清建筑群、新天地的新式里弄建筑群、田子坊的傳統石庫門建筑群,以及武康路的西式風情公寓和別墅建筑群等,從文化角度講,都具有比較清晰的不同特征;從游客角度看,在上述街區活動,所獲取的觀賞感與體驗感也有較大差異。
以近年來比較火爆的上海武康大樓所在街區為例。從建筑特色看,武康大樓是近代著名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的作品,已有百年歷史,是世界城市中僅剩的為數不多的船型建筑之一。其門廊、轉角、窗楣、天井等細節,處處凸顯建筑美學和景觀藝術價值。從街區文化看,以武康大樓為核心的武康路展現了老上海風情與新時代時尚有機交織的多元化場景。武康大樓周邊街區保留了許多歷史建筑,流傳著近代以來許多名人的傳說,同時又融入了諸多現代商業元素,形成了獨特的街區商旅文協調配置的服務業態。這里既有凸顯海派復古風情的咖啡館,也有緊跟國際先鋒時尚的潮流店,近百年來一直為武康大樓居民服務的紫羅蘭美發廳至今仍在開門迎客。游客漫步其中,不僅能觸摸到街區歷史的文化沉淀,還可感受到現代城市生活的濃郁氣息。從區域風情看,武康路依然保留著濃郁的傳統生活方式,并展示著獨特的街區風情。在武康大樓,居民無論吃早點、喝下午茶,還是操著帶有鮮明吳儂軟語特點的上海話,無不讓人感受到一種地道的上海市井風情,吸引人們放慢腳步,留下來盡享美好休閑時刻。近年來,在城市網紅效應的帶動下,武康大樓逐漸成為熱門打卡地,不僅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慕名前來,而且帶動了周邊商業的協調發展,為互聯網時代城市文化傳承與創新提供了新的發展樣本。
文化創新是城市網紅走向長紅的重要保障
不可否認的是,不少城市的網紅現象往往開局即巔峰,破圈之后便是落寞。能否跳出這條“網紅周期律”,值得思考。
城市網紅走向長紅,關鍵在于文化的持續創新。創新是文化發展的靈魂,只有守正創新,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分析城市網紅現象可以發現,那些能夠持續走紅、長盛不衰的城市網紅現象,一方面,是因為立足于深厚的本土文化資源,擁有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于能夠持續突破自我,不斷推陳出新,優化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產品體系和服務配套設施,針對性滿足網紅打卡一族的消費心理、情緒價值與文化共鳴需求,從而實現區域文化由主客共享向主客共創的轉變。文化創新既可以是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再創造,也可以是與現代元素的融合和新組合,從而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適合互聯網背景下市場發展趨勢的新消費場景、新消費業態、新消費模式,在最大程度滿足消費者深度體驗的同時,為城市網紅現象注入持續不斷的發展動力與嶄新活力,延長城市網紅現象的市場發展周期。例如,長沙的茶顏悅色能夠持續走紅,與本土文化的內涵創新化發展和產品定制化研發密不可分。又如,哈爾濱的冰雪旅游一紅再紅,也與冰雪文化的深度挖掘、冰雪產業的跨界融合、度假旅游的迭代開發、冰雪市場的精準把握高度相關。顯而易見,城市網紅現象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市場高度關注,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打卡,進而提升城市文化影響力和知名度,區域文化創新是城市網紅現象走向長紅的重要抓手。
再以上海武康大樓所在街區為例,當地成為城市網紅打卡地已有十余年。街區相關部門在傳承和創新區域文化方面進行的有益探索,不僅提升了武康大樓及其周邊區域的文化品質,也為國內外游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文化體驗,值得借鑒。一是以大樓改造為核心的居住文化創新。前些年,在對武康大樓進行修繕時,當地在保留原有建筑風格的基礎上,融入了不少現代設計元素,既讓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充分改善,又使得大樓的公共生活空間得到相應優化,成為人們觀察和了解上海百年老大樓居民生活的一個樣板窗口。二是以武康大樓外立面改造和網線入地為代表的街區景觀文化更新。通過工藝的創新優化,武康大樓的建筑外觀更加符合現代城市的審美需求,滿足了當下年輕人拍照打卡的需求。而網線入地工程又極大地改善了街區視覺環境,讓武康大樓一覽無余,滿足了人們無死角拍照留念的愿望。三是以打造原點廣場為標志的城市微更新樣本。當地將原來的行人通道向外拓展了3.6米,形成了約500平方米的原點廣場,游客打卡、居民出行各行其是,困擾街區多年的矛盾與沖突迎刃而解。此外,當地還積極與周邊區域進行“文化+百業”業態配置創新,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文旅消費活動空間,滿足了不同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正是區域文化的常變常新,才贏得游客的常來常往,實現了城市網紅現象與區域文化傳承創新的互促共進。
綜上所述,一方面,城市網紅現象通過展示和傳播城市的多元文化元素,增強了公眾對城市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為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城市網紅現象也激發了本土文化創新的活力,促進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的融合,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新文化形態,為城市文化的創新發展生成新的動能。城市管理者應該牢牢把握網紅現象帶來的機遇,深入挖掘和傳播城市文化內涵和特色,持續推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讓城市網紅現象成為展示城市綜合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