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游研究院近日發布《中國旅居市場需求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40歲旅居者約占60%,表明越來越多年輕的社會群體加入到旅居出行之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為年輕人、老年人共同向往的生活方式。
報告顯示,“候鳥型”旅居依然是當前旅居市場主流。通過對旅居者出行季節調查發現,大多數旅居者出行整體呈現出較為明顯季節性特征。結合旅居者出行時間統計看,半年以內出行時間的旅居者約占90%以上,1個月和1—3個月出行時間的旅居者占到63.8%,表明“候鳥型”旅居依然是當前旅居市場主流。值得關注的是,“數字游民”(作者注:通常是指無需固定工作場所,利用網絡完成相關工作的人員)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新型旅居群體。“數字游民”社會群體已經占到調查者的11.9%,表明隨著互聯網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一種新型旅居方式成為更多人群的選擇。
報告顯示,從旅居市場需求空間分布特征來看,一二線城市“新青年”開始主導旅居度假新風向,在熱衷于旅居度假的人群中,“80后”“90后”以超過70%的占比當之無愧地成為旅居度假大軍的主力。北京、天津等城市(約占36%)以及其他一二線城市依然是最主要的旅居度假者出發地,以近80%的占比引領著旅居度假市場的風向。
報告還顯示,總體上,避寒、避暑、濱海度假等成熟旅居地依然是旅居市場熱門目的地。同時,新興旅居地向市場供給的溫泉旅居、城市康養型旅居、鄉村旅居、房車旅居、療養型旅居、露營旅居、避暑旅居等產品促進了旅居者對鄉村、草原、濕地等的關注。
報告顯示,有13%旅居者將鄉村作為優選旅居地。但調查也發現,鄉村旅居地的基礎設施(醫療、康養、交通、生活等方面)和服務(醫養保健、美容等方面)難以滿足現有旅居者需求,是其旅居規模擴大的瓶頸。
報告認為,我國旅居消費呈現幾個鮮明特征:旅居消費總體不斷升級,但大眾消費依然是旅居市場最重要特征;醫養支出是除旅居基本消費外的重要部分;在出行和住宿消費方面,經濟型出行和住宿方式是旅居者主流選擇,自有房產、交換住房等方式值得關注。
報告還認為,便捷生活是旅居“硬”需求,同時也要關注文化設施等“軟”需求;“養身又養心”成為旅居者的共同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