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777·(中国区)官方网站

觀察:2024年文旅消費的新增長點

發布日期:2024-03-11 分享到:


       在“促進消費穩定增長”中,政府明確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在“加大吸引外資力度”中明確提升外籍人員來華工作、學習、旅游便利度;

  在“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中,政府提出穩步推進重大項目合作,實施一批“小而美”民生項目,積極推動數字、綠色、創新、健康、文旅、減貧等領域合作。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

  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中,政府強調要深入推進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國際傳播能力。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將“文旅”確定為促進消費的有力推手。在年度任務清單中,“旅游”被提及2次,“文旅”被提及1次,“文化”被提及9次。

  復盤2023年經濟發展,文旅確實展現了蓬勃的生命力。2024年文旅消費的新增長點在哪里?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將占據C位。

  非遺——2024旅游消費新增長點 

  潮汕英歌舞、福建游神、甘肅醉關公、豫園燈會、泉州花燈、查干湖冬捕、湘西苗族鼓舞等頻上熱搜,不僅豐富人們的旅游消費,還傳播了非遺文化。作為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有效的豐富方式,非遺+旅游前景無限。

  在今年兩會人大代表的提案中,非遺成為關鍵詞。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文旅廳副廳長宋秋提出建設非遺特色文旅產業融合平臺,擴大國內外非遺合作項目路演、授權推介、非遺新產品和機會清單發布等活動規模,提升實效。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姚建萍建議要加強非遺與旅游融合的標準化工作,這有利于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塑造地方形象和弘揚傳統文化。

  全國政協委員田靜表示在守護非遺傳承文化根脈的同時,要構建多元化非遺保護傳承格局,實現非遺保護傳承隊伍不斷發展壯大,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持續發展。全國政協委員楊鈺尼認為要以“保護哈尼梯田非遺文化”為核心,加強對民族節慶、民俗活動、歌舞服飾等傳統文化的研究闡釋和活態利用……

  基于非遺地域特色鮮明,文化沉淀深厚等特點,全國各地紛紛將非遺作為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不少城市已經品嘗到甜頭。以西安為例,在豐富的非遺資源助力下,順利從網紅城市晉升為長紅城市。被冠以“中華戰舞”的潮汕英歌舞則成功出海,向更大的場域傳遞中華文明……這背后是當下消費者對于非遺的熱衷。

12.jpeg

  圖源:攜程

  在攜程平臺,熱門民俗活動有:汕頭英歌舞展演、洛陽河洛文化廟會、北京龍潭廟會、長沙銅官窯國風樂園、泉州民俗踩街活動等。與此同時,去哪兒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燈會民俗類景區春節預訂量同比2023年增長1.2倍。

13.jpeg

  圖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微信公眾號

  河南文旅廳官微發布的2024年2月份“河南非遺代表性項目熱搜榜”中,燈彩(洛陽宮燈)、烙畫(南陽烙畫)、民間社火(浚縣民間社火)的熱度持續飆升。舞龍表演、廟會市集、非遺秀場等活動成為游客新春出游的年俗類選擇。

  在這些個例的共振下,非遺熱潮正在文旅市場翻涌,迸發更大能量。正如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石美玉教授所說:“非遺與旅游具有天然的契合點,二者的融合發展能夠實現旅游產品的差異化,滿足游客文化體驗需求,為旅游業帶來更高的附加值和影響力。”

  縣域——激發非遺文旅生命力的關鍵 

  在《國內旅游提升計劃(2023—2025年)》中,文旅部明確要推進“旅游+”和“+旅游”,促進旅游與文化、體育、農業、交通、商業、工業、航天等領域深度融合。推動建設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景區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聚焦非遺,文旅部還于2023年2月印發了《關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從融入旅游空間、豐富旅游產品、設立體驗基地、保護文化生態等方面,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開展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征集宣傳活動,發布了30個優秀案例;開展全國非遺主題旅游線路征集宣傳活動,發布了12條全國非遺主題旅游線路。

  上下合力推進過程中,非遺與旅游的關系走向縱深。近日舉辦的2024“潮州青龍廟會”非遺文化巡游活動就吸引諸多游客前往感受非遺魅力。潮州大鑼鼓、舞龍、舞獅、布馬舞、英歌舞、潮劇等10余項非遺項目讓客驚呼“震撼”。其中的英歌舞作為今年最為出圈的非遺在春節圈粉無數。另一非遺翹楚——福州游神也憑借獨特的祈福民俗文化引爆社交網絡,帶動線下旅游。

  在感受傳統“鬧熱”之余,邁點觀察到縣域成為最大受益者。以媽祖文化的發源地福建莆田的湄洲島為例,據數據統計,春節假期,湄洲島國家旅游度假區共接待游客29.5萬人次,同比增長79.88%,過夜游客4.1萬人次,同比增長90.70%。其中,2月14日單日游客接待量更是高達5.23萬人次,創湄洲島單日游客總量最高紀錄。這背后是縣域對于非遺文化的良好保護和傳承。

14.png

  圖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我國有多少非遺得到良好的保護和傳承?據統計,全國已認定公布的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有10萬余項,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557個,按照申報地區或單位進行逐一統計,共3610個子項。這些項目正歸類于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十大門類中。

  在十大門類,3610個子項中,傳統技藝占比最大,其次是民俗、傳統戲劇,這也是“旅游+”產品打造中擁有高適配性的非遺。此外,傳統舞蹈、曲藝也是核心,而民間文學則通常被改編為演藝項目。

15.png

  圖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門類占比

  (數據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邁點整理制作)

  地域分布上,華東的國家級非物質遺產代表項目最多,其次是西南和華北。除華東外,其余區域表現較為均衡。

16.png

  圖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地域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邁點整理制作)

  具象到省份,浙江、山東、山西、廣東、河北、(江蘇、貴州)、四川、(福建、湖北、云南)、(湖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河南位列前十。

17.png

  圖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省份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邁點整理制作)

  梳理浙江省國家級非遺,邁點發現縣域是最大的容器。以今年春節備受關注的龍舞為例,浙江省一共申請了8項,都存于縣域。

18.png

  圖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龍舞在浙江省的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邁點整理制作)

  這并非個例,綜合全國情況,在城市量級分布上,縣域成為非遺聚焦地。梳理文旅部2023年11月發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邁點發現廣闊縣域正被寄予保護、傳承和發揚非遺文化的重任。

  在發展縣域經濟和塑造文旅消費新增長點雙向奔赴下,激發縣域非遺的文旅生命力成為關鍵。

  2024年,一場關于非遺文旅的對決將在各大縣域展開。春節已經為這場對決打響了發令槍,而春花漫爛的當下,不少縣域正在搶跑。

  福建泉州的“海絲·蟳埔”民俗文化節于3月8日正式開啟。據介紹,民俗文化節以“新城之貌·世遺底蘊”為基礎,民俗文化與年輕時尚融合碰撞,通過最接地氣最地道的民俗展示、最創新最時尚的非遺創新設計運用,積極探索文商旅融合,豐富民俗文化消費場景業態,建設文旅產業新城市。其中,由蟳埔社區群眾自發組織的媽祖“天香巡境”活動還特別邀請臺灣“電音三太子”、潮汕英歌舞等地方特色表演。到時,社區居民上至八十老嫗、下至三歲幼童,戴上鮮花制成的簪花圍,穿上定做的最美新衣,匯聚成一片流動的花海。

19.jpeg

  圖源:海絲泉州文旅之聲微信公眾號

  云南潑水節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欣然前往,看龍舟、賞歌舞、吃美。2023年潑水節期間,西雙版納共接待游客200.21萬人次,同比增長310.35%;旅游總收入21.16億元,同比增長291.13%。伴隨今年潑水節臨近,去哪兒數據顯示,飛往西雙版納的機票預訂量已同比增長2倍。對此,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表示:“好玩、有趣的節日正在成為旅游的風向標,特色活動帶動當地消費。”

  放眼全國,案例不勝枚舉。日益熱衷非遺文旅活動的消費者、豐富的非遺資源和良好傳承非遺的縣域,構建了創造非遺文旅旅游價值的人、貨、場。正如全國人大代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陳華所說,“來到湘西,一定要聽一聽苗族民歌、梯瑪歌,學跳擺手舞、苗族鼓舞,穿一身苗族刺繡、土家織錦,戴上儺面具、銀飾品,吃一吃長桌宴、牛頭宴,多維度感受民族文化的千姿百態。”

  钱柜777·(中国区)官方网站且看2024年誰能持續出圈,變網紅為長紅,擁有長尾效應。(邁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