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間房,奔赴一座城。”這句話表達了人們對于民宿的美好印象和對于旅行的獨特理解,也包含對地方文化和風土人情的深刻認同。
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門去年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確定生態優先、文化為根、以人為本、融合發展、規范有序5項基本原則,為我國鄉村民宿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民宿中,文化不僅是裝飾和體驗活動的疊加,還是一種貫穿于整個民宿的靈魂,賦予民宿獨特的魅力。
文化讓民宿有了更大活力。民宿是一種家文化的延伸。一個有文化內涵的民宿,一定是一個可以讓游客獲得幸福感的地方。民宿是一種創意項目,體現著投資者對文化和意境的追求,這讓民宿成為游客體會生活美好的地方。每個地方的民宿都有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這使民宿不再是冷冰冰的建筑,充滿了生活氣息和歷史記憶。通過深入挖掘和呈現當地的文化,民宿能夠與游客建立情感聯系,使游客在享受住宿服務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人文關懷。民宿蘊含的文化元素是其引起情感共鳴的基礎。鄉村民宿所代表的鄉村文化,源自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和農耕文化,主題豐富且獨具特色,滲透在主人文化、飲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細微之處。以武當山周邊村落為例,當地依托武當山的旅游資源稟賦和太極文化的品牌效應,引進武當武術傳承人、武當道茶傳承人等,打造了不同主題的民宿院落,包含武術康養、茶文化等主題,實現差異化經營,有效盤活閑置農房,讓鄉村也跟著活了起來。
文化是民宿差異化的關鍵。在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中,如何讓民宿脫穎而出是每個經營者都要考慮的問題。而文化的差異化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通過深入挖掘和運用當地文化資源,民宿可以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和吸引力,從而引來更多的游客。以北京市密云區為例,民宿特色主題文化包含自然養生、田園牧歌、長城文化、水庫文化等,從優勢資源、主人個性、客群需求等角度對民宿進行的文化定位,與其他地方的民宿形成了差異化競爭。浙江省有不少優秀的省級非遺主題民宿。其中,宋小姐別院不僅是一家民宿,也是一個基地、一個展覽館,將百年酒坊文化深刻融入其中。游客入住民宿后,可以在古法釀酒區參觀古法手工釀酒的制作技藝,晚上可以在品酒區以酒會友,離開時可以帶走草莓釀、橘子釀等伴手禮,冬釀時節可以體驗古法釀酒。這形成了一種新型的體驗式文化消費模式,為鄉村旅游發展增加了鮮活案例。
文化是民宿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在許多地方,民宿行業的發展通常依賴于當地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而這些景觀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也需要文化的助力。通過與當地居民建立緊密的聯系,讓當地文化得到傳承與發揚,也讓民宿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黃山市民宿業發展規劃》的出臺,就是在扶持培育民宿發展過程中,以徽州文化為標簽,探索制定徽州民宿地方標準,推進徽州民宿規范化、標準化建設,一座座獨具風格的民宿雨后春筍般涌現,出現了山水間、塔川書院、拾庭畫驛、西街一號、澍德堂等一批精品民宿,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民宿集群。黃山現有各類民宿2450余家,遍及全市七成以上行政村,帶動10萬農民就近就業。
從文化角度打造民宿品牌,推進民宿高質量發展,有以下幾點建議:
深入了解當地文化。在打造特色民宿之前,需要對當地的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包括當地的歷史、民俗、藝術、美食等方面,以便能夠更好地挖掘和利用當地的文化資源。
選取獨特的文化主題。在確定當地的文化特色之后,需要選取一個或多個獨特的文化主題,作為民宿的文化核心。這些主題可以包括當地的歷史事件、名人故事、手工藝品等。
精心設計民宿風格。根據選定的文化主題,需要對民宿進行精心設計。包括建筑風格、室內設計、裝飾擺設等方面。在設計中要注重與當地文化融合,營造出獨特的氛圍和風格。
提供特色服務。在民宿中提供特色服務,如當地文化體驗活動、手工藝品制作體驗、民俗表演等,增強游客對當地文化的感受和體驗。
培養員工文化意識。民宿的員工需要具備對當地文化的了解和認識,以便能夠更好地為游客提供服務。員工也需要接受相關的文化培訓,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此外,在營銷方面,應注重對在地文化的宣傳和推廣。組織相關文化活動,如民俗表演、手工藝品展覽等,吸引更多游客體驗。
綜上所述,文化是民宿高質量發展的靈魂。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更加注重文化的挖掘和運用,讓民宿成為傳遞地域文化的窗口。
(中國旅游網,作者為全國網絡文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網絡文化協會特邀顧問)